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食農小旅行隨筆> 奔跑吧孩子


圖文 /童智偉    寫於 5/14 東勢食農小旅行 第一次活動結束後


今天是體驗營的第一次活動。

雖然很累,不過趁著記憶猶新,想寫一些今天活動的心得

辦親子體驗活動,不管是旁人或者是自己,時常都會出現質疑的聲音。

針對的點,不外乎 目的為何?是要賺錢嗎? 如果是,有辦法賺錢嗎?
對於產業有什麼實際的效果?意義何在?
我們自我宣稱的種種,是不是一種菁英式的自high?
比如說,我們談體驗,是要體驗什麼?
體驗一種生活方式?(是否可能,可以到達什麼程度?有何意義?)
老實說,這些疑惑,對於我而言,直至現在,仍是待解的。

自然,我們會有一套對外論理的論述。只是這種論述,說多了,往往成為說辭而失去靈魂。
然後開始懷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的活動結束,或許對於這些問題,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在大甲溪畔的午後野遊
卻似乎喚起了一些自己的記憶,關於大學時代,成天往山裡跑往水裡去的記憶。

或許我沒有辦法明確的說明,那些時光對於我的影響是什麼。
但是,很肯定的,那是一段青春勃發,玩著、耍著,躍動著探索著這個世界的時光。
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潛移默化地、一點一滴地漸漸成為我。

這中間,帶著純粹。

純粹的玩、純粹的活、純粹的認識這個世界。
我想,田野與自然,應該就是有這樣的力量吧!




奔跑吧!

孩子





從這點想,似乎開始有了一些解答,我想,一個人不可能成為另外一個人
一種生活方式,也並非能夠透過體驗能夠習得。
體驗的目的,或許不是要讓一個人從一種生活方式換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這樣的課程,至多是提供養份吧!

路怎麼走,還是看個人的造化。
但是如果我們相信,泥土與溪水,有某種純粹而本真的能量
而我們可以給出一些機會、一些緣份。

對我而言,我想就值得繼續嘗試、繼續經營下去了




從這點想,似乎開始有了一些解答,我想,一個人不可能成為另外一個人
一種生活方式,也並非能夠透過體驗能夠習得。
體驗的目的,或許不是要讓一個人從一種生活方式換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這樣的課程,至多是提供養份吧!

路怎麼走,還是看個人的造化。
但是如果我們相信,泥土與溪水,有某種純粹而本真的能量
而我們可以給出一些機會、一些緣份。

對我而言,我想就值得繼續嘗試、繼續經營下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